政务公开

德安县房管局内部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2017年12月04日 16:12  来源:

德房字〔201723

 

 德安县房管局内部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局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实施,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德安县《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德安县房管局内部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通过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探索对权力运行实施监督制约的有效途径。内控制度建设要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形成完整的体系。突出人、财、物等实权环节和实权部位,抓住容易产生违规和腐败问题的风险点,重点强化制约和管理。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主要内容

1、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包括成立以单位一把手为主要负责人的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单位各股室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

2、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包括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实现有效分离、权责对等;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

3、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包括内部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效。

4、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包括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5、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包括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决算编报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等。

6、预算收支管理情况。包括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内部各股室间沟通协调充分,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相结合、与具体工作相对应;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执行预算,进度合理,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收入实现归口管理,按照规定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收入的有关凭据,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印章和票据等;发生支出事项时按照规定审核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情形。

7、政府采购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是否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是否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

8、资产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资产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是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处置资产。

9、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按照概算投资;是否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是否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建设项目资金的情形;是否按照规定保存建设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10、合同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合同归口管理;是否明确应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是否有效监控合同履行情况;是否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

11、会计控制情况。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审核;会计凭证填制和传递;会计账簿登记;财务报表编审和披露。

三、实施步骤

()组织发动

召开全局内部控制工作动员和培训大会,组织各股室学习财政部通知精神,系统培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意义、内容、实质和精髓,为全面实施内控制度营造良好氛围和奠定基础。

(二)内控制度建设

按照内控制度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有效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如下:

1.准备阶段

一是做好我局内部控制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实施氛围,二是按照要求,制定内部控制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实施方案报送县财政局会计股备案。

2.建设阶段

以我局现有管理体系为基础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流程梳理:以我局的经济活动为基础,按照《内控规范》要求,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局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本单位规范的经济业务流程目录;同时,对我局的各项经济支出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本单位的经济支出分类目录。

(2)风险评估:在流程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局管理现状,开展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识别潜藏的经济活动风险点,形成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风险清单。

(3)内控诊断: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内控规范》,对我局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诊断,查找本单位现有内部控制体系对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的遵循程度和现有内部控制体系的控制措施对风险的防控能力,诊断出本单位现有内控体系的缺陷,形成诊断报告,编制缺陷清单。

(4)管控设计:在内控诊断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综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八类控制方法,设计控制措施。

(5)制度建设:根据我局设计的控制措施,利用文字图表等形式,搭建本单位的单位层面、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单位层面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加强内控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内控工作提供机制保障。

业务层面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健全经济活动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预算、收支、采购、资产、项目以及合同的管理和控制。按照《会计法》《预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考评等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务制度规定,建立健全收入和支出内部管理制度;按照《政府采购法》和财政部门政府采购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按照财政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和财务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我县投资评审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合同法》有关要求,建立健全经济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在内部控制制度框架的指导下,按照不同层面的内控要求,将管控措施、权责、流程融入内部控制制度,并编制本单位的管控手册。

(6)组织实施:根据我局内部控制制度,全面组织内控制度的实施。

(7)信息化落地:根据我局的内部管理需要,逐步构建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将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固化在信息系统之中,达到内部控制标准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约束的机控“自动”生成,实现内部控制在局里的信息化落地。

四、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

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内控工作,并将其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来统筹安排,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控规范实施方案并严格加以落实,努力形成“领导模范带头,人人遵守内控”和“内控面前无例外”的内控工作氛围和机制。

()形成制衡机制

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上,单位层面上着重在三个方面形成制衡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防止个人独断专行;二是完善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建立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等控制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筑牢干部拒腐防变的制度防线;三是建立预决算、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部门和岗位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管控合力,确保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强化内外监督

内外监督是内控制度的要素之一,也是《内控规范》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各股室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内部监督部门与内部控制建立、实施部门保持相对独立。二是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检查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

()加强沟通协调

实施内控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系统工程,要加强各股室沟通协调,深入分析执行情况,及时应对和解决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时时监控、及时核查、整改反馈、跟踪问效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机制。